【名词解释】 野王紵器
发布时间:2014-08-04 14:50:40    点击次数:4264

    “野王紵器”的记载,见于西汉桓宽的《盐铁论》。《盐铁论·卷六·散不足·第二十九》中说:“今富者银口黄耳,金壘玉钟。中者野王紵器,金错蜀杯,夫一文杯得铜杯十,贾贱而用不殊。”说的是野王这个地方,以葛布、丝织品作胎的髹漆之器,饰以花纹,可以抵十只铜杯的价钱。

   《盐铁论》中所说的野王,就是今天豫北焦作市的沁阳市。早在春秋的时候,今天的沁阳市就被称作野王。《左传》中载:“晋人执晏弱于野王。”《元和郡县图》曰:“河内县,春秋野王邑。”

    汉武帝时,用桑弘羊之说,设榷酤、盐铁(酒与盐铁官卖)之法。汉昭帝刘弗陵时,又召集天下贤良、儒士六十多人开会,辩论酒与盐铁官专卖的得失。最后由倾向儒家的桓宽作辩论纪录,这就就是后来成书六十卷的《盐铁论》。这样说来,西汉初期野王已是全国著名的髹漆纻器产地。

   《汉书·地理志·上》河内郡条中载:“怀,有工官。”这里所说的“怀”,是河内郡所属的怀县,今焦作市武陟县与沁阳毗邻的地区。《汉书·贡禹传》中也载:“蜀郡、河内等地有工官。”工官,是当时政府所设的专门主管手工业的官署,早已闻名于世的“野王紵器”,应是河内工官主管的主要手工业产品。1987年焦作河南轮胎厂汉墓中出土的眉砚上,就有“河内郡工坊”的字样,这同时说明“野王纻器”的昔日光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具体说来,是一方出产养一方人。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志·沿革表》中载:怀庆府西周时属国有“鄘、邘、温。”新修的《淇县县志》也载:“殷都以西为鄘(今新乡西至焦作一带),国都在今新乡市大象店至店后营,辖区包括朝歌西及南,由蔡叔从蔡(今上蔡县)徙封来鄘监之。”东周春秋时期的野王,当属周初三监时的鄘地。《诗经·鄘风·定之方中》中曰:“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说的是鄘地不仅生长有榛树、栗树,还生长有椅树、梧桐树、梓树与漆树,砍伐下来,不仅可以做生产资料,还可以做琴瑟之用。古之野王,今之沁阳,不仅生长漆树,黄河中下游与整个济河流域都生长漆树。《周礼·夏官·职方氏》中载: “豫州其利漆丝,则是漆丝之类,此州之所宜也。故制以为贡,絺葛之精者紵。颜师古曰:‘织紵以为布,而贡者不可得而知也。’《周官》载:‘师漆林之征二十有五,周官以为征,而此则贡之者,盖禹之时。’” 《书经集传》中也载:“兖地宜漆宜桑,故贡漆丝也。”

    野王不仅生长漆树,同时也是古絺(古代的葛布)的地道产地。周武王克殷之后,将怀川十二邑分封给大功臣苏忿生,其中“絺”地,指的是野王城西南一带。絺地以产葛布而名,加之野王与周边地区生长大片漆树林,为野王紵器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原始材料。

   河内郡野王,地处黄河中下游与济河上游,是古之中国三河之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与重心。河内郡工坊的设立与野王紵器的闻名于世,应该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缘际会。

野王古城

野王古城

野王古城历史文献

野王古城历史文献

 


关注莲福文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