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替代性”是漆语言现代形态的重要切入点
发布时间:2015-07-16 09:58:30    点击次数:2638

 主讲人简介:

  皮道坚,1941 年生于湖北。1981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研究生班美术史论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湖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湖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美术馆“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艺术博物院学术委员会特聘研究员,广州大学城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艺术学会(美国。纽约)学术委员。

  有一个典故就是讲楚漆器艺术的了不起,即“买椟还珠”。椟是什么呢?一个木字边一个读字那样的椟,古人叫椟,指的是木盒子。这个故事原来哪里?《韩非子》一书讲,当时有一个楚国人,他就拿了珠宝到郑国去卖,珠宝的盒子做得非常精美,他的原文是这样的: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镶嵌绿松石、珠宝),辑以羽翠(羽毛的羽,翠鸟、苍翠的翠,肯定是漆器描绘的花纹,就是一个非常精美的首饰盒、珠宝盒,楚国人拿了装珠宝的盒子到郑国卖,郑国人把这个东西买了以后是买的盒子,不要珠宝,所以叫做买椟还珠,《韩非子》上说:“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他评价这个事情,他说这个人会卖盒子不会卖珠宝,实际上就是这个盒子,盒子的经济价值肯定没有珠宝那么高,但是漆盒做的太精美了,这就是楚国的漆艺。

  陈勤力先生的云雕作品,是刚才我说的与传统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造物与空间的感觉。

  这里有两件这次展出的比较年长的漆画艺术家的作品,《夸父追日》,夸父为了追求光明,最后自己被焚烧了。这个典型的85时期的受创新艺术潮流的影响的作品,八十年代是一个精神奋发的年代,人们渴望自由的表达,向往光明。陈勤力先生的作品和当时的“85美术新潮”的作品有很共通的地方。

  这边是吴可仁先生南艺的画的百合花,这部分人我们叫“漆语中生代”,是展览第二部分“流”的学术主题,因为中国的漆艺界从40到70后出生的中生代的漆艺家们,汇筑了中国当代漆艺的学术焦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现代漆画运动”以来,中生代是当代漆艺的创作、研究、教学和交流的中坚力量。事实上进入新时期的中国漆艺界每一个学术焦点的背后都有文化思潮的根源,人们能从每一阶段的不同作品中执着追求创新精神,感受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种艺术思潮对漆艺家们的艺术观、价值观和表达方式的深刻影响,并独出中生代漆艺家们。在欧风美雨等各种思潮下,在与楚韵汉魂等传统文脉资源的不断交会,激荡出耐人寻味的艺术创作录像和内心深处的潜流。这段话也可以作为领略本届三年展的中生代艺术家作品的参考。

  从以上包括的漆造物、漆空间、漆平面、漆工艺诸多形态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当代漆艺悠久的源流,他们在突出平面空间形态和立体造型的诸多大漆艺术特色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漆语言所承载的观念现代性。

  “不可替代性”是我们观察漆语言现代形态的重要切入点,面对漆语言观念的现代性,我们体察的是作者的知识结构、文化自觉、志趣、眼界与人文关怀,形式与观念并非清晰的二元结构,观念的表达方式、艺术的方法论是中生代漆语言表达的突破口,对于漆艺来说材料即是生命线,因而漆艺的当代性必须是在保证传统用材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材料的美感和作品的当代思想表达必须和谐交融。

  女性漆艺家是众多中外漆艺界共有的现象,漆艺是个极具禅意的造物过程,漆艺工作室尤有一种禅定修行的氛围,经过严谨漆工训练的纤纤束手在此时飘忽不定的灵感慢慢凝聚成形,漫长的修饰过程尤其适合沉静、淡定、内敛的女性参加,这或许是世界范围沉湎于手工和天然造物的女性艺术家特别多的原因之一,我们展览有一部分就叫“纤手修饰”。

  女性的敏感直觉与情感世界使她们对漆艺表达有着明显不同于男性漆艺表达的艺术特质,观察不同文化背景和禀性迥异的女性漆艺家,其同样敏感的直觉如何歌美漆美?体会女漆艺家们面对东方与西方、男性与女性、主流与边缘、媒材与精神等诸多问题时的困惑与取舍,感知她们跌宕起伏的精神世界,相信“纤手修饰”所聚集的中外女漆艺家们的优秀作品在展示美人其美的各个不同境界时,更能为我们创造冥想的空间,带来清新的哲思气息,让我们感悟时广的流逝与生命的意义。

媒体视频

关注莲福文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