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资讯
中国漆画当代漫谈
发布时间:2025-09-19 17:53:56    点击次数:24

图片

作者简介

刘善林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湖北省十堰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漆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代”立论,宏观上从语言、语境、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中国漆画的当代建构,分析了语言多维、语境重构,提出了思想上的当代方法论,确证形成中国自己的当代建构,同时也是国际化当代建构。

关键词:中国漆画 当代性建构古典现代当代  语言语境  思维无

何为当代?一般只把当代当成一个时间概念,认为只要是当代这个时间发生的产生的就必然是当代。其实真正的当代不只是时间的当代,不只建立在古典、现代、当代这个比较维度,当代更具有诸多特质如价值的当代、艺术方法的当代、艺术史脉络的当代,本文以此为基础,探讨中国漆画的当代建构的语境建构、方法建构、语言建构。

当漫长的古典艺术遭到质疑批判的时候,产生了现代艺术,而很快又产生了后现代及当代艺术,表现出对古典和现代这一矛盾体进行了包容,而成为矛盾共同体,产生多元的宽泛的当代艺术。中国漆画建立在八千年的中国漆使用传统和中国现当代改革开放的文化背景,中国漆画的当代性同样而且更为集中具备上述重要属性,第一个就是中国漆画当代语言,语言建构。第二个就是中国漆画思想建构,思维方法论。第三个就是中国漆画当代语境建构,历史背景当代环境的梳理,融入这个综合背景,中国漆画,走出画框,走出画室,走出画种,一方面建构了这个新画种,建构起这个新画种的历史时期正值西方绘画的画种消失的背景,即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崛起,模糊了画种的边缘,将生活现成物与现场作为了艺术,丰富了艺术的表现领域。表现材料、表现工具、表现语言这个当代性的蜕变中,但是漆画又以它独特的材料工艺的丰富性和它的经典性,以及八千年实物可考生活密切相关,漆画画种产生的背景特点来看,它具有在当代意义下的一种不可简单概括和简单归纳的复杂属性,如此反而可能获得大的发展。下面从语言语境思维三方面分析中国漆画的当代性塑造。

1.webp 

刘善林《林泉的回忆》

一、中国漆画艺术的当代语言语境建构

中国漆画一方面具备自身的材料工艺表现优势,一方面又兼容了各个画种的表达优势,具备包容各种材料的很多工艺的使用,几乎是国油版雕水彩粉画以及更多的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直接的背景,直接的养料。很多材料和工艺的美术种类,它都能容纳。而且关键是又从生活中来的,又能回到生活中,他的漆器产品,空间造物等等表现,它不仅仅是一个平面的绘画,早在楚国,在秦汉时期,在中国艺术精神表现上也是具备很高的领域,特别楚漆文化里面,他直接是伴随着楚文化的。这种载体表达,也使得中华文化一些属性的生成过程由此产生,如兼容并蓄,如齐物并济,涵盖性,坚致性,深邃性,包容性,结合表达了他的内敛,表达了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人的一种智慧特质。

在当代近现代,从当代看来,就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对外开放,中国漆画很快吸纳了国外艺术,漆画几乎是世界美术运动缩影,以它古典八千年形成的强大生命力,它很快的吸纳了各个画种也吸纳了现当代艺术,所以它既具备原始原点原生艺术的特质,又具备现当代艺术的特点,这个既古典又现代还当代,就以当代性包容了古典和现代,所以中国漆画产生独立出来,这个画种又要回归一个更大的视野,那就才可能获得一个更大的发展。就像油画一样,它的表现语言已经不局限于平面绘画的表达语言,而成为多维语言的表达。

三个问题中语言问题基本上也是一个突破边界的问题,也是回到中国哲学“无”的问题,破界跨界融界回到无界,从西方话语的回归,中国文化本身是一个融界无界的基础,讲究各大边界消融消解,拓展一个无极限临界概念,通融的一个概念,融通,所以在楚漆文化里面,它都是具备形态的融通,动物,植物,人物,造型突破了边界,同时也具备精神的融通,进而也需要材料和表达的融通。这些就是属于我们中中国文化本身的话语体系、价值体系的挖掘和当代构建基础,国家强调文化溯源、文化强国、文化传播,涓涓细流如何汇为中国文化的汪洋大海?存在于我们历史中,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近现代百年开放以来,特别40年改革开放以来,更好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兼容并蓄。这些特质,更符合中国漆画发展特质,以对外来文化的吸纳、消化、溶解,创立中华民族自身的博大精深文化。中国的自身的特色文化,一个兼容并蓄的语言体系。

2.webp 

刘善林《非》

中国文化艺术当代性并不是依靠,或者模仿,但是有一个过程,最终发现西方的当代艺术,它的现当代艺术的发动发起发展,这个滥觞是得源于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流,尤其日本的明治维新,它传播了日本文化,从中国文化传播而去发展而去,受中国文化影响,如浮世绘,勾线填色,自由表达,这种画风跟唐代都是非常融洽,那么大和绘它很大程度上是继承发扬了东方中国的优秀传统,在中国,在这个东方制造上创造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那么这个后现代,无论是建立在后印象派真正西方革新基础,还是后印象派主要人物梵高直接临摹浮世绘,直接通过线条的引入和色块的分涂引入,这些可能性带来了西方绘画艺术的革命,受东方中国主客观合一其中的主观表现性的影响,所以从西方现当代溯源,与中国古典精神异质同构,形成了一个西方现当代影响的源头,当然跟其他文化精神也有关。但是这就从几个点找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源流分析,改革开放所受西方影响,其实受到的西方的影响,它本身是受东方艺术的影响的,这个跟中国古典精神是一致的,中国在这种意义上,当代漆画艺术就容易找到中国人的无界的思想,和表达的宽泛,他的生活化的场景化的宽泛,所谓当代艺术的界定,其实正如吕胜中先生所言它就存在于中国大地。这样一门艺术,因为中国人的艺术本身就是高度融入到生活中去的,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无论学识无论治世,是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混沌化,都是生活化过,比如书法家,他是本身又是政治家、文学家,还是规划设计师,苏州园林的设计师,他就不单纯是现在西方的那种分类学啊,细分的很好,但中国人的学问是一个笼统一点的。他的这个全才通才型的这个混沌型的,混沌又回到楚文化的一个精髓里面,混沌里面混沌初开,混沌里面包含着多元的可能性,混沌包含着物质属性的最初的原生状态,原生才能产生更多的多元,原点才更有更多的创造。

中国漆画它的当代性在语言的维度,应该是吸收古典语言以及现代语言,从而才获得当代语言的多元与宽泛。在平面塑造,更应该突破到立体语言并融入时间性。三维甚至多维的这样一个语言维度,在材料和工艺上的选择更加自由,在材料使用上,它可能突破已有的古典材料,以及现代的材料包容,有古典和现代的材料的通融使用,甚至于它的手段。比如说,不仅仅是使用古典材料工具,那些漆笔,漆刻刀,甚至可能会运用现代版画工具,包括用一些现在的科技工具,比如说切割机,焊接机,这个电焊等等现代工业化设备。都是可能使用的,甚至现代工厂。

3.webp 

刘善林《火之末》

在语言维度,它的材料,可能是非绘制材料,非绘制工具,它只要有形质,有形态,有形体,有体质的,甚至有些它并没有体质,它能够融入到透明色里面的,它是都可能使用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经常说。要植入多信息,如一个瓶子装满就装石头儿就装满了,后来又装了沙,装沙了又还装了水,装了水,最后要放点盐,最后还植入一点光线,植入一点声波,那这样就很丰富,那么这个材料的突破就是一种无界限的,也回到中国的无的哲学。

最终当然装的是他的精神品质,那是我们语言维度用来表达的终极,最终还是表达一种精神维度,他直接装精神维度,但是就是这种精神维度的东西它体现在材料和与材料的使用,材料跟材料的衔接,材料跟材料的属性,在空间里面的配合,以及他们在时间过程中以工艺技术手段发生一些复杂的交错的种种可能性,那都成为一种材料使用的思想,以及最终他表达一种什么思想,可能有的就表达一种这种单一的材料使用的思想,并不具备任何社会意义或其他精神指向,就是对语言本体的研究,语言维度的深入研究也成为艺术表达本身。  

中国漆画目前来看,语言创新方面语境重构方面,都逐渐触及到思想的思考。这本来也应该是先有好的思想才会有好的语言语境,但对思想的推进是一个逐渐深入升华的过程。

4.webp 

刘善林《青萍之末》

二、中国漆画艺术的当代思想建构

大漆思想的兼容性,兼容古典精神,也要兼容跟古典思想水火不相容的革命思想就是现代思想,但这一点很难做到,要既有古典的思想,又有现代思想,而古典跟现代又是一对矛盾的产物,所以这个当代的视野就应该更加开放,视野更加突破,那就像我们苹果树下砸向牛顿,那就得到9.8牛顿,而砸向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思考这个苹果往下垂,提出为什么不往天上飞?所以他的宇宙速度,他的克服地心引力之后,他就获得了一个现代的物理理论,而突破了牛顿的经典物理。所以说在思想维度上,就是要去突出突破与包容,其实这也回到中国古典精神上,回到中国古典精神中“无”的哲学。

比如说钓鱼,工具材料诱饵得好,还要了解鱼的习性,生活习性,饮食习性,向光向阳,那么“冬钓阳,夏钓荫”等等,这个了解了,可能获得钓鱼王国日本一样的“最会钓鱼”,但是在中国哲学里面,可能不需要这些,直接就指鱼上岸,说指鱼上岸就突破了任何工具材料的研究,突破了这样一个到底是篓子还是鱼钩还是网,得鱼忘筌,讲的是直指本心,你本身想要鱼上来,那么你就让鱼上来了,至于你用什么方法,他就达到一个近乎道这样一个思考了,那么这个指鱼上岸呢,它还不是最高境界。比指鱼上岸更厉害的呢?人家姜太公钓鱼,他是愿者上钩,没有饵,只有直钩,这个它也只是一个比喻,它就是还在有工具,还有依托,还有假借,还有载体。指鱼上岸是突破载体性的,但是这个姜太公钓鱼,有一种指向性变了,有不有比指鱼上岸更高明的呢?因为指鱼上岸已经脱离了这个鱼钩和鱼饵这样的思考,这不在于要不要工具,那么这比指鱼上海更厉害的,那就是无鱼处得鱼,比指鱼上案厉害的,就如同正在喝茶那个茶杯子里面喝茶水,所以杯子里面肯定是没有鱼的,可是偏偏人家就从你这个杯子里面钓了一条鱼起来,那这就很恐怖了,或者很神奇了,这就是比指鱼上岸更厉害的。指鱼上岸还要看到鱼了,指鱼鱼上来,他是突破了一种载体,突破了一种途径,但是他必须要有鱼,他必须看到鱼,而无鱼处得鱼就不需要看到鱼,本身没有鱼的地方也并没看到鱼,或者是没有鱼。却得到了鱼,这个就是无中生有了。这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来阐释中国的艺术思想。

所以在思想的维度上,我们如果放的越宽,我们可能突破了范围的约束,我们的思想才能更大的突破,就是我们这个回到中国哲学这个原点上来可能就获得了更大的解放,所以在当代艺术的当代漆画艺术,在中国漆源地做这几十年,主要就是通过在地艺术来实现这个中国当代漆画艺术的当代性的突破,那么就是要突破画面,突破画框,突破画室,走出书斋,师生把作品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好河山,写在乡村振兴,写在世界生漆材料的源头,在源头进一步去挖掘它的文化密码,材料密码,延长它的产业链条,塑造它的国际品牌。去延伸它的使用,发现它的流变,创造新的流变,这就是在源头的在地艺术,扎根在深山里面田野调查,古物收集,材料研究,作品创作,产品教学,文化推广,通过历史的梳理,通过那些老家具老漆器的整理,然后,师生当代漆画的表达,再加上生活化的一些东西,这样来策划了这个当代漆画艺术展览,原乡原生原创,钩沉,复原,创新,培训,乡村振兴,文化复兴,进而促建竹溪生漆博物馆,竹溪国际漆艺村,天宝漆院,乃至于漆树枢纽中心中国漆画艺术村。这就是中国漆画艺术的当代化展开,形成在地艺术。

5.webp 

竹溪国际漆艺村

唤起一种思考,比如漆问,屈原有天问,那么我们来个漆问,就是包括追问,诘问、质问、自问、自答,还得自己去做,呼吁政府,政府开初不了解漆和漆树的漆文脉漆产业漆康养,还得自问自答。那么自答就是用一个当代漆画艺术的拓展方式,突破画框,把行为装置融进来,表达这个社会价值。表达这个物种价值,表达这个画种价值,表达这个画种背后的生活价值,从而获得一个最新的拓展,这个拓展来掀起一个当代艺术的氛围,关键是能落实到生活中,让人们回忆起这个祖宗对世界的辉煌影响。

中国漆这个优秀的文化和我们曾经的辉煌,我们曾经的漆材料和漆材料运用和影响及出口日本欧美,那个中国漆的辉煌历史,中国漆文化,楚漆文化,这就是我们这个思想的一种解放,在这个策展上,个人艺术创作上都不局限于单纯的思考,形态色彩,艺术视觉形态,空间形态和造型形态不拘泥思考问题了,而是突破这些介入到时间的流,让更大范围内来表达这些思想,这个当代语言,就是通过一些发生的方法的改变,归结为艺术作品。

阐述方法很多,包括行为装置,包括一个一个特质,比如说一个一个时间时事,一个社会现象等等,这样去把整个行为过程记录下来,这样一个漆画语言的运用上,也引用一些动作行为乃至人物参与,光生电自动化等等科技参与。形成思想跟语言没有多少界限,因为那个中间有个过渡,有了思想才有这种语言的突破,有了语言的突破,反过来促进一些思想的表达。背景场景,场景化,场景它一个生活背景,包括古代的背景,现当代的背景,未来的背景,这个预测和回顾,这是过去,现在未来这个背景,它的发展,以流变,现代当代场景的体验,深入到生活场景中,心境中,一种在场感,心境跟场景密切相关,如果有这个场景,没有心境,也制造不了这个场景,观察不到这个场景,阅读不出这个心境。只有心境没有场景,也窥不见心境,所以这个场景跟心境是相辅相成,那么中国人的艺术一直强调的是景语,物语皆景语,它这个环境最后要导致一个心境,就是要创造一个内心的境界,那么这个物境不仅合环境,更要创造一个心境,境语皆成情语,它有一个情境,它是跟人的情感相互交流,相互交通的,成为共情。这样才成为进入到主客观合一,否则自然的是自然的,没有纳入到我们主观心境来,那么还是一个纯自然状态,不成为一个很好的艺术。可是在纯主观的东西。没有客观的表达,他也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艺术,可能是哲学,通过语言或者其他来表达,但作为艺术,其行为,其装置,其呈现,都是有形态的,都是有形态思考的,有一种空间时间造型的,有形态造型的思考,有空间美学的思考,有视觉呈现的思考。

6.webp 

刘善林《秋霜》

视觉形态,它不仅仅呈现在眼里,因为视觉它最终是呈现在我们的接收的大脑处理系统,所以中国人很早就发发现了一个通感的修辞,就所有的感觉,触觉,知觉这种文学艺术语言的表达,是能够连通的,是因为最终是受大脑皮层分析系统来完成的,所以要打通这个内部体系,那么外部的体系同样也是受到影响,说中国古代哲学经常讲小无内大无外这些意义,正出于对自然社会人生宇宙的观照与洞察。

小无内大无外,极限学说,跟数学也很相连,如果说一个葫芦它有点大,装水装下来搬不走或者破,然后说无用,但庄子让把水装在葫芦外面,做了腰舟,这个是思维的革命,那么如果说司马光砸缸救人,都是逆向思维,人引开还是水引开?这是对称思维,不对称思维呢?超逻辑思维呢?就更加广泛的有益于艺术思维。

三、结语

中国漆画艺术,回到中国哲学美学艺术学生活美学上,兼容并蓄,齐物并济,无中生有,朴散为器,漆以载道,语言语境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格物致用,创造时代的开放的回归的中国式当代艺术,满足日益繁荣的品质生活。

鹏城春早 漆彩绽放——当代漆画名家作品邀请展艺术家:刘善林

注:文章收录于《鹏城春早 漆彩绽放——当代漆画名家作品邀请展作品集》



关注莲福文化微信